您现在的位置:侨声中学校园网 >> 党建园地>> 学习心得>> 正文内容

伞都人脱贫记(陈永岛十八大征文)

文章来源: 发布时间:2012年12月17日 点击数: 字体:

每次经过振东大酒店,看到广场上那块“伞都欢迎你”的看板,心里总有一股莫名的感受。因为我就是个土生土长的伞都人,东石镇便是生我养我的地方。  

我家在龙下村,早前,电镀厂和雨伞厂可以说是村里的两大支柱产业,全村90%的人不是电镀厂和雨伞厂的工人,就是从事周边行业的小作坊的老板或工人。我记得小时候家里的经济情况很是一般,爷爷是个种田的老实人,父亲自然没能继承到什么祖产。但爷爷把绑螃蟹的手艺传给了父亲,家里先是卖过几年的螃蟹,父亲骑着一辆二手的箭牌摩托车把绑好的螃蟹载到各处的市场上卖,老远听到那熟悉的发动机的响声就知道是父亲回来了。然后便是卖海蛎,再接着母亲也曾踩着自行车去挨家挨户的卖水果,整个东石镇的大村小落,街头巷尾,不知道让母亲踩了几遍。一早出门下午回,风吹日晒的,皱纹便悄悄爬上了母亲的脸。  

后来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,母亲从雨伞厂里面领回了一堆伞骨,伞布,从那天开始,缝雨伞便贯穿了我小学和初中的课余和周末。先是打下手,然后学会缝里面,再然后是整支雨伞。有时候母亲会安排我和妹妹比赛,看谁缝得快:那是极度无聊的不断的重复一刺一扯的劳作中少有的乐趣。当然,最大的乐趣,是天天盼望这批雨伞缝完以后,厂里面没货了,这样就可以出去玩了。在母亲的适时调动下,我们家的最高记录,母亲,我,妹妹, 3个人一天缝了16打的雨伞,进账40元(每打的工钱的25)。缝雨伞的工钱一年结算两次,普渡一次,过年一次。每年数千元,那是家里重要的经济来源。10几年过去了,家里早就不缝雨伞了,但我的手艺可还是保持得不错哦:有时候雨伞的线头掉了,我还是习惯自己缝一下。  

我开始上高中的时候,父亲借钱买了一台拉线机,又雇了几个外地人,算是个小老板了吧。家里的第一部固定电话也是在那时候装上的。父亲整天忙着拉业务,买材料,送货;母亲也内外帮衬地忙着。父亲母亲常跟人说,要是个纯种地的农民,还真供不起这三个书包。这个小作坊见证了我和弟弟的中学和大学;妹妹的初中,中专,直至出嫁。  

在党的十七大精神里明确提到了科学发展观,东石镇政府积极响应号召,并贯彻实施。相应的,村里的支柱产业也有所调整:电镀厂全部移往村外,镇里统一规划的电镀区。这一做法也使得村里的用水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。而雨伞厂的劳动密集特点虽然暂时无法改变,但产品的研发力度加大,并且自创品牌,转向更多的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,提高企业的利润率和竞争力。  

一年前,由于国际钢铁市场风云突变,父亲的线材小作坊虽然关门大吉了,但于家里的温饱却无丝毫干系:我和弟弟早已参加工作:我当上了老师,算是吃上了公家饭;弟弟则完全继承了母亲勤劳踏实的秉性,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上海的外企站稳了脚跟,并且也颇得boss的赏识。两个人每个月都往家里存钱。家里是3层半的楼房,有了小轿车,2辆摩托和一辆电动车,固定电话也不怎么需要交话费了,因为手机都已经换过好几部了:这些则是父亲打拼多年,母亲勤俭持家,除了供我们3个读书之外,一砖一瓦存起来的。阔别多年以后,母亲又重新缝上了雨伞,只不过是为了打发时间,而不是家计的迫切需要。母亲常说,劳碌命啊,习惯了。  

话说回来,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,在党中央的有力领导下,国内外各种环境的持续稳定,勤劳才有了用武之地,也才能真正使得广大农村的人民群众摆脱贫困,奔向小康。  

   

 

[打印文章] [添加收藏]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