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秋后天气渐冷,昼夜温差大,呼吸道传染病也进入高发季节。
“近期多地儿童出现肺炎支原体感染”冲上热搜,引起很多家长的担心。
晋江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群众,
如出现发热伴剧烈咳嗽等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症状时,
应尽早就诊,查明病因,规范治疗,切忌盲目用药。

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常见疾病。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,感染时可累及支气管、细支气管、肺泡和肺间质。肺炎支原体感染好发于任何季节,北方地区秋冬季流行,南方地区则是夏秋季流行,每3~7年出现地区周期性流行。需要注意的是,肺炎支原体潜伏期在1周-3周左右,潜伏期至症状缓解数周内均具有传染性。患者和病原携带者是主要的传染源,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飞沫方式传播。各年龄段人群对肺炎支原体普遍易感,5岁及以上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是发病的高危人群。值得注意的是,今年和往年相比,我国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出现了低龄化的特点,一些3岁以下的儿童也有发病,出现疑似症状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。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以发热、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,可伴有头痛、流涕、咽痛、耳痛等,持续高热提示病情可能较重;患儿咳嗽较为剧烈,可类似百日咳样咳嗽,多数患儿精神状况良好,而婴幼儿可出现喘息和呼吸困难;肺部早期体征可不明显,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呼吸音降低和干、湿性啰音,所以肺炎支原体感染有“症状重、体征轻”的特点。
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剧烈咳嗽、高热不退,要尽快带其就医
家长如出现孩子发热伴剧烈咳嗽等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症状时,应尽早就诊,查明病因,规范治疗,切忌盲目用药,以免延误病情。多数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预后良好,重症及难治性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可能遗留肺结构或功能损害,需进行长期随访。
由于目前还没有支原体肺炎疫苗,因此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。1.室内常通风,每次通风不少于30分钟,以保持空气新鲜。2.咳嗽、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捂住口鼻,或用手肘遮挡,将用过的纸巾丢入带盖垃圾桶中。3.注意手卫生,使用肥皂、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清洁洗手。如果没有流动水,可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等擦拭消毒双手。4.高发季节,要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,必要时戴好口罩防护。5.学校、幼儿园等重点场所要注意通风消毒,做好日常的清洁工作,加强健康监测,避免出现聚集性感染。